2025年9月30日,設計大類2025級新生研討課——服裝與服飾設計方向專場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法學大樓主樓報告廳順利舉行。服裝與服飾設計系主任楊璐銘教授與申鴻、孟虎、廖勇、王巍、吳芳、司一帆等專業教師以及學生助教張鑫共同為2025級設計大類新生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專業導學課程。
楊璐銘教授首先從專業概況入手,系統介紹了服裝與服飾設計方向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發展前景。她通過近年來學生在各類專業競賽中的獲獎案例,展示了該方向的培養成果,并強調本方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為學生未來在設計與相關領域的多元發展奠定基礎。
課堂上,王巍老師現場演示了虛擬試衣技術,生動呈現了服裝數字化的發展趨勢。他從專業軟件應用出發,講解了數字化技術在服裝設計、生產與營銷中的具體應用,幫助學生直觀感受科技為時尚產業帶來的變革。

王巍老師現場演示虛擬試衣技術
廖勇老師以少數民族地區服飾文化為切入點,深入剖析了民族服飾的工藝特色與文化內涵。通過豐富的田野調查案例,他展示了如何在現代設計中傳承并創新傳統服飾文化,拓寬了學生對設計文化的理解視野。
司一帆老師以“荷葉效應”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功能材料的研究原理與實際應用。在現場互動中,他將普通紙巾變為防水紙巾的實驗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激發了大家對功能面料的濃厚興趣。

司一帆老師講解功能材料的創新應用
孟虎老師結合時尚營銷理論與往屆畢業生案例,向同學們展示了服裝方向的多元職業路徑。他鼓勵同學們拓寬視野,不僅掌握設計技能,也要了解市場規律,為未來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學生助教、服飾工程專業碩士張鑫同學從自身經歷出發,分享了在服裝方向本科階段的成長歷程,具體闡釋了“科技+藝術”融合理念在課程中的實踐,增強了新生對專業培養特色的直觀認識。
本次研討課通過多元化的內容設計與豐富的展示形式,全面展現了服裝與服飾設計方向的特色與優勢。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課程不僅對專業內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對未來的學習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規劃。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致力于培養具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本次課程正是學院“科技與藝術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