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上午,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榮幸邀請到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的Patrick Théato教授,在皮革樓215報告廳作了題為《后聚合修飾技術(PPM)在功能聚合物纖維設計中的應用與展望》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由尚嬌嬌老師主持,吸引了150余名師生積極參與。
Théato教授是國際聚合物科學領域的知名專家,現任KIT全職教授、化學系主任,并擔任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聚合物術語分委會主席,以及ACS期刊《Polymer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編。他在功能聚合物設計與后聚合修飾方面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國際研究經驗。
報告中,Théato教授系統回顧了后聚合修飾(PPM)策略在聚合物科學發展中的重要歷程,并重點介紹了其在功能纖維材料設計中的前沿應用。他通過兩個典型案例展開講解:一是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制備具有納米多孔結構的活化酯纖維,實現高效聚合物改性;二是利用含硫預聚物電紡纖維對水體中汞等重金屬離子的高效吸附,展現了聚合物纖維在環境修復中的巨大潛力。

Théato教授強調,隨著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DRP)等先進技術的發展,PPM策略在構建結構精準、功能多樣的聚合物材料方面展現出強大優勢,尤其在跨學科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次報告不僅拓寬了師生們在功能聚合物與纖維材料領域的國際視野,也促進了我院與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在高分子科學與材料工程領域的學術交流。

報告結束后,Théato教授與在場師生進行了熱烈互動,就PPM技術的未來發展、纖維材料在環境與能源中的應用、海外求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